![]() 來源:鳳凰網
經濟高成長與泡沬經濟常是一線之差,當時被捧為經濟高成長,若干年後可能被判斷為泡沫經濟。日本在1980年代曾有此經驗,樓價暴漲,打工一族已無法在大城市買房子,若真的勉強要買,出現「供樓供足三代」的怪現象(90年代以後樓價暴跌,結果淪為「跨三代負資產家族」)。現在內地大城市正出現類似日本80年代的情況,老百姓買不起房子,成為社會問題及不穩定因素。互聯網成為老百姓的出氣渠道,發起「不買房子運動」。 ![]() 來源:資訊時報 內地網上的「不買房運動」是由了深圳市民鄒濤在2006年4月發起的。他在網上發起「三年不買房行動」,引起網上及傳媒很大的反響,連海外的《Wall Street Journal》及《亞洲週刊》亦有報導。《深圳市民鄒濤關於發起“不買房行動”致全體市民的公開信》在網上不斷被傳閱,掀起各地的連鎖反應,去年在福州及今年在北京都有網民發起「不買房行動」。 ![]()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網上討論區是最體現言論自由的地方,百姓「敢怒敢言」,政府應謙虛聆聽,加以參考,改良施政,而不是加以控制及打壓。造成社會不穩定及不和諧不是百姓的不滿言論,而是令百姓不滿的背後原因。官商勾結、炒賣過熱及監控失當都是令樓價暴升,令百姓淪為「房奴」的元凶。若不對症下藥,百姓怨氣是不會消失的。 |
對不起,雖然這是一個挺糟糕的情況,但看了你所寫的這句還是讓我忍不住狂笑了好一會兒...
應該不會真的這麼慘吧?!
不是只要別剛好擋在公共建設的前頭
原使用戶不都有優先續約的權力嗎?
我不是很懂,請各位指教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难处,但内地人难处更大些
好多時候經濟學書本上的理論并不能解析現在的現象,那時候還沒分析到現在的新狀況。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單就書本就事論事。
你们知道邱涛的下场吗
2006年末.
他已经灰心丧气打包伏卖楼卖家当要回湖南老家了
而且就是这种妥协.还受到不少阻挠,
既然是發展中國家, 一切便可以理解這是中國特色了...
先進國的通則50年後再算...
> 但號召上街遊行即是危害社會穩定了
> 最近北京還在為2008奧運做準備
> 這一類行爲當然是非常敏感..可以理解
可以理解, 但不可接受
以任何方式因任何理由打壓言論都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 是先進國的通則
當然, 控制輿論是各國政府都在做的事, 只是中國這樣光明正大的國家在文明世界不多見而已
當然, 中國有中國的國情, 文明世界的一套是行不通的
基本上一到這個地步, 就算善意或惡意都是一律干掉, 不管原因, 因為情況已經不容許它作出思考, 結果越打壓越爆發, 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另外人工升幅亦是事實 不可以說一部分人人工沒有怎麽升 就以偏概全
人工不升的話, 通漲之下百姓都不用活了, 人工是有升, 但升的幅度在扣除日常生活開支後, 供樓的百分比還是高, 一般百姓隨時供一層樓超過一世, 雖然內地ZF一邊說要降溫, 但樓價和zf提倡的口號成反比...打壓的決心太少或者作為最大得益者本身, 根本就不想打壓..?
股市過熱 經濟過熱
股民在股市賺了錢拿來幹什麽? 消費! 買房!
城市如深圳北京上海,城市區域有限,供不應求
投資者發現樓价有上升的空間 亦買樓炒
需求大了,價錢自然上升
另外人工升幅亦是事實 不可以說一部分人人工沒有怎麽升 就以偏概全
深圳還有一個嚴重問題 就是外來人口
深圳目前人口超過1300万, 其中擁有深圳戶口的人只有大概300万左右.據説人口還會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加
人口密度全國最高,這種地方房價不貴才怪
想要房價下跌? 將每年不斷湧往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的人攔住吧
================
有關言論自由...
無可否認大陸缺乏言論自由
但號召上街遊行即是危害社會穩定了
最近北京還在為2008奧運做準備
這一類行爲當然是非常敏感..可以理解
================
才疏學淺 不要見怪
依家香港人連自己都顧唔掂,樓市股市都係靠大陸資金托住,仲點會有錢番上面炒樓?
再講,番得上面買樓嘅都係貪樓價比香港平,內地咁大個市場,你估話炒起就得起咩
無錢便不要學人買甚麼樓
誰叫你沒錢!?
去蓋間木屋住吧...
尤其是深圳房价的飙升。
禁止香港人内地购房恐怕是最好的手段,但恐怕那时你们又要喊了,呵呵~~
的確, 中國貧富差距已經快到了拉丁美洲的程度~
但根據個多月前<<TIME>>的說法, 現在中國的年輕人在過去3年人工升了超過30%, 根據個多月前<<亞洲週刊>>報導, 中國人均GDP由97年到06年升了1.5倍, 實在不知你所說的大部分人為何人?
"樓價升的幅度實際上還比不上人工的升幅"
人工的升幅其实远远没有那么大,只能说明贫富越来越悬殊,10%的增长大部分是被少数人拉上去的= =|||
我只懂經濟, 不懂國情, 我只知道在全世界的經驗都是樓價應該要跟上人工一起上升, 除非你想跟我說經濟學在中國用不上吧
另外, 讓市場來決定樓價只是讓樓價回到一個正常水平, 有利經濟而已, 至於是否13億人都有靚屋住, 這不是我關心的問題
問題是, 人工升幅要高到什麼程度才能適應現在樓價的升幅, 單純拿升幅高度比樓價升幅高度來把現在國內高樓價推翻和合理化是不符合特殊國情的。
>>完全鬆綁, 讓市場來決定樓價
你就這麼肯定這方法下人民就有能力買房了?樓價就不像坐火箭升到天高?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国有企业分房是要有结婚证书有子女,然后论资排辈,优秀工作者年龄大者优先分房,多久才能分到房子?你知道私搭乱盖风是怎么回事?还不是房子不足?
享受公费医疗的覆盖面有多大?是绝症死定了,特效药想要除非有介绍信。开几片止痛片在家等死,当然公费
知道什么是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吗。自己给自己扫盲去,睁眼胡扯真有够要脸
返回說收入與房價,現在的房價很大程度是被職業抄家抄出來而不是真正的市場價格體現。以深圳這麼一個國內高收入城市的平均收入都不能買得了平均房價的屋子,你能說這是正常的?中國房價以後還有更好市場、更超值?如果人民的收入不能有更大的增長,以現在的房價大概也要若干年才能被普通民眾消化得了。
很抱歉閣下提供的那篇文章在下並沒有很好的去讀,但以上言論是個人的深切體會。
现在城市人口多了多少?你把那些新增的几亿城市人口和农民工赶回农村去,房价立马下去,跑着装什么孙子,让人看了就想吐
天涯凯迪才是你这种角色的位置,少在外人的地方丢中国人的脸
在大陆用脚投票是还有很多阻力的。
例如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户口想去好的公立学校麻烦多多;此外,很多时候办个证件都要在户口和居住地两头奔波。并不是买屋找工作就可以解决定居问题。
世界上任何的城市的城中心區和首都樓價都是高的:
東京, new york , paris.....
而這樣的情況會令城市不斷的擴展,從而令其他地區也發達起來....
當然我認為上樓價是升得過急,但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P.S 地產商囤積居奇 , 貪污 , camp水 , 官商鉤結等現實問題是沒有加在上述的意見的
我刚刚毕业一年,工资也正好是楼下几位说的3千左右。每天中午和同事吃饭的时候,话题肯定是工资,肉价(最近涨了近一半),房价,股票的事情了。房价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很多人都在想干脆以后老了一点,随便回老家乡下再买房子度日。在深圳1万/平米的价格是很“正常”了,虽然报纸上也有写“政府出台为降低房价的政策”但是或者根本没有踪影,或者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大家都知道政府收入之一也是地皮了,我也就不多说了。
反正我现在还单身,又是宅男(虽然不是自己的宅),所以房子的事情虽然肯定10年内买不起(只希望10年后发财了),但是到时候肯定会头晕的。
另外,泡沫什么的,等一段时间就能见分晓了。
其實只係一黨專政嘅資本主義,等人人掛住搵錢,政治就唔會有人理。
>>首先香港同大陸最大分別就係資訊的透明度,就已經可以做成價格極大的分歧
唔見得大陸嘅財經資訊透明度低,香港方面早就將市場分成豪宅同非豪宅,就算中產專才都好少人買得起過千萬嘅樓
我想先答第二點,你的比較是不正確的,首先香港同大陸最大分別就係資訊的透明度,就已經可以做成價格極大的分歧,加上複雜的政府環境及政策,做就成一個賣家主導的市場。
第一點來講,以內地一線城市來講,基本上可以發展既土地其實已經唔多,所以你會見到北京想同天津結合,上海就想同蘇杭結合等,不過這些就會影響到好多現有地方既既得利益,真係談下容易。重有一個好重要既係,你會唔會拿元朗同太古城既樓來比?內地係地多,問題係好多地方重係一窮二白,連基本建設都無。咁點可以去咁比較?因為土地既基本建設絕對係會影響左土地價格。你所講既前題係要所有市場上既產品係統一化無分別先可以咁講。
重有一個最重要既問題,就係城市戶籍同農村戶籍上既分別,這個問題就更複雜了。
從這裡的留言看,一萬元一平米似乎是大城市尋常價。這個結論正確嗎?
有兩點奇怪:
1. 大陸地那麼大,為甚麼樓價還可以那麼高?照道理(教科書上寫的簡單邏輯)如果價格這麼高,一定吸引大量商人建房爭售,到時供應多了,價格自然下降。大陸的市場經濟與眾不同嗎?
2. 既然尋常人買不起房,那麼價格是誰定的?國家物價局嗎?這些賣不出的房豈不是都空置著養老鼠?如果說是炒家作怪,到底炒家佔總交易量多少。以香港為例,如果炒家買賣佔總交易數兩成已經很誇張了,但也不會托得起價格多少。另多,炒家主要都是賣給用家,即是說如果用家買不起,炒家也不可能炒得起
請知情人談談意見
我是要指出樓價並沒有偏高, 亦沒有泡沫
至於現在沒有了甚麼福利補助, 我認為, 這些早不該存在的東西, 還是讓他們見鬼, 沉到歷史去較好
另外, 如果住不起大城市, 為何不住到遠一點去? 中國城市早已有人口過多的問題了, 如果因為工作的原因而要住到城市去, 那就不要抱怨高樓價了, 這是自己的選擇嘛, 市場就是這樣運作的, 難道想走回頭道去共產麼?
在下承認對於增長比例而言這30年來是收入增長比例大於房價增長比例,但你首先要理解,中國內地不是香港,不是一開始就市場經濟模式的。以前的中國內地是低收入,但國家為個人提供了許多福利補助。住,有單位宿舍提供(不是多人的集體宿舍哦,而是分配給家庭一戶一戶式的);醫,有單位報銷,看病就醫幾乎不怎麼花錢;學,有低學費,貧困農村娃也能讀起清華北大。而這些現在幾乎都沒有了,住、醫、學這三樣支出就已經令大多數中國人頭疼不已了。
返回說收入與房價,現在的房價很大程度是被職業抄家抄出來而不是真正的市場價格體現。以深圳這麼一個國內高收入城市的平均收入都不能買得了平均房價的屋子,你能說這是正常的?中國房價以後還有更好市場、更超值?如果人民的收入不能有更大的增長,以現在的房價大概也要若干年才能被普通民眾消化得了。
很抱歉閣下提供的那篇文章在下並沒有很好的去讀,但以上言論是個人的深切體會。
請你先看看我說的那篇文章啦, 那有清楚地比較人工和樓價的變化速度, 明確指出由99-06年, 中國每年人工約有10%增長, 但樓價就只有3%增長
的確, 20, 30年才買到樓, 但香港以前又唔係咩?
你有冇諗過20, 30年內大陸人工會有幾偣至幾十倍增長? 樓價在20, 30年內又會升?
現在買大陸樓根本是超值的!!
這位仁兄大概沒有將內地人收入與房價比較。
以深圳為例,現在平均房價已經有1萬多元人民幣/1平方米,而深圳的人均月收入才2、3千元人民幣,一年總收入才夠買3平方米的房屋面積。工作2、30年的確是能買下房子了,但你有無計算買房子以外的生活費用?除去這些還有多少收入能用來支付買房的貸款?其他城市的情況也是如此作比較就能看出房價是否高企。
另外,內地大多數人不象香港人那樣有眾多社會保障,在香港病了有公立醫院、失業了靠綜援也能過一段日子,內地如果病了、失業了有很多人連飯都吃不飽了。
所以說,那些說房價不高的人真是與說“何不吃肉糜”、“人民沒有麵包,為何不食蛋糕”一路的貨色,不知民生。
而且香港有公屋解决一部分下层需求。大陆的廉租房和经济房鬼影都见不到几个。
还有一个隐患就是,香港的拆迁会有合理的补偿给你,在大陆,当你辛辛苦苦供楼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政府因为OOXX理由要拆迁,然后扔给你连市价一半都未必有的补偿打发你走,不接受的话还有警察和疑似黑社会人员来暴力拆迁。谁不担心自己的房子?
但我完全不能認同樓價高這假象~
屋主可能不知道, 個多月前<<The Economist>>登了一篇文章, 說中國經濟發展了廿年, 是近十年樓價才升
而且樓價升的幅度實際上還比不上人工的升幅~
那文章明確指出中國(還有亞洲大多地區) 完全沒有泡沫存在, 尤其在中國這個人均GDP每年有達10%增長的國家, 樓價根本是過低!!!
政府應做的不是壓低樓價, 更不是拉高, 而是要鬆綁, 讓市場來決定樓價!!!!應取消增值稅才對!!!!!
註: 該篇文章是 July 7th 2007的 The Economist P.75 in the section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Economics focus"
該文有圖表明確比較中國的 income and House prices!!!!
很快內地同胞就會跟香港同胞有相同的煩惱和話題了(苦笑)
簡單來說,內地買樓要供三世,香港人供一世就可以......
某次碰見一名大陸學生,很擔心畢業後能賺得多少錢,她的其中一個擔心就是「北京的房子那麼貴……」。那時我在想,會有大陸人在香港人面見嘆房子鬼,真的是世界變了?
北京 一名叫岳明的網民抗議高樓價,號召上街,被公安拘留。